戴均良:从全局高度重视并推进企业社会工作

2013-12-27 14:29   《社会与公益》杂志社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们在深圳举办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十八部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十九部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关于统筹推进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总结经验、交流成果、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思路,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优化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环境奠定理论基础。

戴均良

这次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办,主要考虑广东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是最早深入推进企业社会工作的地区。2007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立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要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紧迫需求,广东省在珠三角地区、深圳市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围绕政策创制、体制创新、机构培育、平台拓展、队伍建设、服务开展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率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深圳以介入企业突发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力度,初步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合力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格局,企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效果不断深化。广东省特别是深圳市在包括企业社会工作在内的整个社会工作实务方面探索的路径、积累的经验,对其他地区推动社会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要从全局的高度重视企业社会工作

为什么现在提出研究推进企业社会工作?简单地讲,是时代和形势的要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处的历史阶段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新形势,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落实这一决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各种类型、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社会工作,特别是要统筹推进基层社区、相关行业和企业这三个最主要领域的社会工作。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和行业社会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企业社会工作还处于零星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我们要从国际经验、中国国情和企业需求的现实出发,深刻认识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开展和推进企业社会工作提上实际工作日程。

第一,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的客观产物,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

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西方,产生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是欧美国家为解决工业化过程中衍生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制度安排。百年来,社会工作已逐步从欧美走向世界,并迈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服务对象已从最初的贫困弱势群体拓展到所有有需要的人群,服务领域已从最初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慈善领域逐步拓展到教育、医疗、司法、企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受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影响最为直接的企业领域,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尤为迫切。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企业社会工作作为创新企业管理机制、改进企业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生产效益、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维护企业职工权益、实施企业职工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都设有福利工作部门,并专门聘请专职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为提高企业员工福利需求的满意度、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和缺勤率、增强企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专业贡献。对于社会工作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亟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遵循国际社会工作发展规律,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向企业领域延伸,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效果。

第二,我国规模宏大的工业化、城镇化更需要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已步入中后期,城镇化率已超过50%,城镇就业人口已达3.7亿人,其中有2.6亿农民工。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需要在企业就业,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就业,我国各类企业新生职工数量将继续扩大。如此庞大的企业员工群体,在世界各国绝无仅有。这个群体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民工,他们有的在工作中面临着心理压力过大、薪酬待遇偏低、人文关怀欠缺、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有的在家庭中面临着夫妻两地分居、家庭关系不和、子女无人照料、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有的在社会中面临着社会资源缺乏、社会融入困难、竞争能力较低、社会行为越轨等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一些极端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回应这些需求,需要新型的社会政策措施,需要新型的社会服务和企业服务手段,需要新型的社会治理和企业管理方式,需要大力发展企业社会工作。

第三,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现代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节奏更进一步加快,企业更需要注重柔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更需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实施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重视员工需求,以人性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式管理员工、服务员工,已成为创新企业管理的国际共识。当前,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还是科技型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重、人际关系疏离、社会交流少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由于缺乏技术,缺少城市生态文化的熏陶,在企业常常与城里职工难以融为一体,不少人有自卑和自我隔离意识,更需要人文关怀。就是农民工之间,不同地域有不同乡情观念,互相之间也有排斥,相互融合也要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分散化、远程化(如在家办公)的工作方式,企业员工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缺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迫切需要开展企业社会工作。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来降低员工工作压力,疏缓员工精神困惑,增进员工企业融入,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来营造充满人文关怀、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协调劳动关系,增强团队合作,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要因地制宜推进企业社会工作

国家和谐稳定大局需要社会工作,企业创新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社会工作。因此我们要适应形势需要积极组织引导推进企业社会工作。民政部对发展企业社会工作非常重视,李立国部长就此做出了重要批示。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目前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主要应以贯彻落实中央18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和中央19部门出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精神为主线,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抓好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方法普及培训与应用。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在上百年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基于人本主义和利他主义理念之上的助人手段和行为体系,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管理中普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推进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最快捷、最直接的途径。当前,要以实施《社工意见》和《社工规划》确定的培训工程为契机,支持推动企业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使企业现有管理人员尤其是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人员尽快熟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树立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尽快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切实增强为企业员工实施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

二要抓好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专门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就是由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面向企业员工提供的服务。这类服务以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针对员工的情绪疏导、精神抚慰、生产适应、技能提升、家庭帮扶、行为矫治、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服务,也包括针对企业的劳资关系调节、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服务。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是创新企业服务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是社会工作广泛深入发展的重要体现。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探索看,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企业内部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要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在内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企业党组织、群众组织和人力资源机构是最适合也是最需要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部门和组织的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努力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职业空间,为开展专门化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搭建平台。二是购买企业外部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社会组织尤其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式。当前,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原则,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政策,积极发展以提供企业社会工作为使命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搭建起企业面向社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桥梁和载体。同时,通过公益创投、先行试点、典型示范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主动自觉安排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主动自觉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作为创新企业管理服务方式、增强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必要举措纳入内部制度安排。

三要抓好对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一是政策支持。健全完善的政策是企业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政策还是空白,下一步要加快政策需求调查,加快政策框架研究,加快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各地要在继续深入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二是体制机制支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国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也是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遵循。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在企业社会工作政策制定、平台建设、服务开展、人才保障和资金投入中的角色与职责研究,推动建立科学、顺畅、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人才支持。与医生分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一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也有全才和专才之分。企业社会工作人才就是专才。培育企业社会工作人才,既要考虑社会工作通用知识培养,也要考虑企业社会工作专门能力塑造。下一步,要结合中央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与需求,研究加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企业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督导人才的举措,不断壮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确保企业社会工作有充足的专业力量承担。四是资金支持。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工作资金理应纳入人力成本,由企业来承担。在企业社会工作起步阶段,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予以支持。去年11月,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为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需要深入贯彻这一意见,尽快争取和落实资金,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程序、标准和监管体系。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要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引导督促企业履职履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基础。五是舆论支持。企业社会工作是一项新事业,社会知晓度不高,对许多企业管理者而言还很陌生。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工作宣传平台,增加企业社会工作宣传内容,创新企业社会工作宣传形式。尤其是要加强企业社会工作经验宣传、模式宣传和成效宣传。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来营造重视、接纳、支持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路程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没有突破的瓶颈。下一步,民政部将选择部分地区和机构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从中央层面统筹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问题。希望有关省区市民政厅(局)密切配合、主动作为,也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不断丰富企业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开创企业社会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整理自戴均良副部长在2013年2月28日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