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工有力量

社会与公益 2013-12-24 12:36   swchina.org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人本理念。

5期17

 

企业社工有力量

本刊记者|雷建华

在每个人都说自己是“打工的”时代,曾经的工人阶级概念日渐模糊。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随着中国工业社会的急剧发展,中国企业员工结构的急剧变化,以及中国企业产权改革后企业性质的多元化而导致企业办社会之传统的急剧终结,这一系列急剧的变化,将中国企业的广大员工从口号“领导一切”的强势,跌落到富士康工人“无声”的跳楼、广本工人 “维权”的罢工。如何引导新的工人阶级,维护他们的权益,共享改革红利,让企业良性运作、社会和谐发展, 这是企业社会工作要做的工作,也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责任。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人本理念。 当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动进入城市,成为企业员工,当庞大的群体由农民转向市民,由青年转向中年,而他们的个人成长、社会融入、精神生活等方面无人问津,这个巨大群体潜在的能量就有可能转为社会负能量。因此,作为劳资双方的沟通桥梁,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被引入企业进行正能量的培育与挖掘。借鉴高钟老师对企业社会工作的定义,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权益、融入、发展的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得益彰、互为支撑,其目的是使员工、企业、社会和谐共生。

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途径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由企业推动,企业为缓解劳资矛盾、解决员工问题,自发组织和设立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与问题提供咨商、指导服务,比如美国企业的咨商部,台湾企业的员工生活辅导室等;二是依托第三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进,由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企业将本企业有问题的员工转介到这类社工机构中去接受专业服务;三是由工会推动,比如,美国总工会专门建立社区服务部作为直接的福利机构,为工会会员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四是政府推动,政府针对企业和员工出现的问题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或者直接提供相关项目与资金支持,奠定企业社会工作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社工的发展;五是教育界推动,教育界大力宣扬企业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并提供专业人才培养以推动专业发展。

富士康“十三跳”之后,企业社会工作这个人们不太熟悉的名词,渐入大众视野。深圳市政府、民政局紧急调动千余人的党政工团各系统人员进驻富士康,这千余名工作人员中有425名是职业社会工作者,一位曾参与过当年关爱行动的组织者至今仍感叹社工服务的专业性。“政府工作小组一去就是组织开会,员工在下面昏昏欲睡;而进驻园区的社工通过‘破冰游戏’等环节迅速与员工建立起了信任关系。”由此,企业社会工作在深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和发展。很多企业里有了社会工作者的身影。

2011年10月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深圳民政局合作在深圳举办了“首届全国(深圳)企业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17个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近400余名从事企业社工实务与教学的专家、学者、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一线社工与督导以及民政系统的公务人员参加了会议。纵论企业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存在价值、面临的机遇、存在的挑战、实践的探索、发展的路径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对企业社会工作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和大幅度的推广。

2013年2月28日,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在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表示:“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和行业社会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企业社会工作还处于零星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开展和推进企业社会工作提上实际工作日程。”下一步,民政部将选择部分地区和机构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

2013年3月,北京市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录164名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是由工会组织由工会聘用,在街道乡镇工会服务站、工业(科技)园区或区县职工服务中心专职从事工会工作的人员。通过社工的专业服务预防和解决职工与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增进职工及其家庭的福利。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高度重视并在努力推进企业社会工作发展。 虽然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匮乏制约着企业社会工作的推进与发展,但一些地方的尝试与探索无不为实践的推广带来可能。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先试先行为其它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北京协作者、上海星惠社会社工师事务所、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机构则率先成为企业社会工作的开拓与实践者。

为了展示城市在推动企业社工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为了鼓舞在企业社会工作迎难而上的社会组织,为了激励在企业社会工作方面务实开拓的社工人才,为了弘扬“助人自助,专业服务”的社工理念,本期,《社会与公益》杂志将探路中国企业社会工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八家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城市、十家企业社工机构、十家引进企业社工的企业以及十位优秀企业社会工作者,探索企业社会工作的有效路径,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戴均良:从全局高度重视并推进企业社会工作

我们在深圳举办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十八部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十九部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关于统筹推进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总结经验、交流成果、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思路,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优化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环境奠定理论基础。

这次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办,主要考虑广东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是最早深入推进企业社会工作的地区。2007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立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要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紧迫需求,广东省在珠三角地区、深圳市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围绕政策创制、体制创新、机构培育、平台拓展、队伍建设、服务开展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率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深圳以介入企业突发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力度,初步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合力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格局,企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效果不断深化。广东省特别是深圳市在包括企业社会工作在内的整个社会工作实务方面探索的路径、积累的经验,对其他地区推动社会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要从全局的高度重视企业社会工作

为什么现在提出研究推进企业社会工作?简单地讲,是时代和形势的要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处的历史阶段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新形势,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落实这一决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各种类型、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社会工作,特别是要统筹推进基层社区、相关行业和企业这三个最主要领域的社会工作。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和行业社会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企业社会工作还处于零星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我们要从国际经验、中国国情和企业需求的现实出发,深刻认识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开展和推进企业社会工作提上实际工作日程。

第一,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的客观产物,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

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西方,产生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是欧美国家为解决工业化过程中衍生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制度安排。百年来,社会工作已逐步从欧美走向世界,并迈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服务对象已从最初的贫困弱势群体拓展到所有有需要的人群,服务领域已从最初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慈善领域逐步拓展到教育、医疗、司法、企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受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影响最为直接的企业领域,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尤为迫切。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企业社会工作作为创新企业管理机制、改进企业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生产效益、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维护企业职工权益、实施企业职工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都设有福利工作部门,并专门聘请专职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为提高企业员工福利需求的满意度、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和缺勤率、增强企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专业贡献。对于社会工作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亟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遵循国际社会工作发展规律,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向企业领域延伸,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效果。

第二,我国规模宏大的工业化、城镇化更需要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已步入中后期,城镇化率已超过50%,城镇就业人口已达3.7亿人,其中有2.6亿农民工。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需要在企业就业,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就业,我国各类企业新生职工数量将继续扩大。如此庞大的企业员工群体,在世界各国绝无仅有。这个群体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民工,他们有的在工作中面临着心理压力过大、薪酬待遇偏低、人文关怀欠缺、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有的在家庭中面临着夫妻两地分居、家庭关系不和、子女无人照料、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有的在社会中面临着社会资源缺乏、社会融入困难、竞争能力较低、社会行为越轨等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一些极端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回应这些需求,需要新型的社会政策措施,需要新型的社会服务和企业服务手段,需要新型的社会治理和企业管理方式,需要大力发展企业社会工作。

第三,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现代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节奏更进一步加快,企业更需要注重柔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更需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实施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重视员工需求,以人性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式管理员工、服务员工,已成为创新企业管理的国际共识。当前,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还是科技型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重、人际关系疏离、社会交流少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由于缺乏技术,缺少城市生态文化的熏陶,在企业常常与城里职工难以融为一体,不少人有自卑和自我隔离意识,更需要人文关怀。就是农民工之间,不同地域有不同乡情观念,互相之间也有排斥,相互融合也要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分散化、远程化(如在家办公)的工作方式,企业员工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缺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迫切需要开展企业社会工作。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来降低员工工作压力,疏缓员工精神困惑,增进员工企业融入,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来营造充满人文关怀、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协调劳动关系,增强团队合作,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要因地制宜推进企业社会工作

国家和谐稳定大局需要社会工作,企业创新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社会工作。因此我们要适应形势需要积极组织引导推进企业社会工作。民政部对发展企业社会工作非常重视,李立国部长就此做出了重要批示。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目前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主要应以贯彻落实中央18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和中央19部门出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精神为主线,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抓好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方法普及培训与应用。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在上百年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基于人本主义和利他主义理念之上的助人手段和行为体系,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管理中普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推进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最快捷、最直接的途径。当前,要以实施《社工意见》和《社工规划》确定的培训工程为契机,支持推动企业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使企业现有管理人员尤其是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人员尽快熟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树立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尽快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切实增强为企业员工实施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

二要抓好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专门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就是由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面向企业员工提供的服务。这类服务以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针对员工的情绪疏导、精神抚慰、生产适应、技能提升、家庭帮扶、行为矫治、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服务,也包括针对企业的劳资关系调节、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服务。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是创新企业服务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是社会工作广泛深入发展的重要体现。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探索看,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企业内部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要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在内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展专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企业党组织、群众组织和人力资源机构是最适合也是最需要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部门和组织的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努力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职业空间,为开展专门化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搭建平台。二是购买企业外部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社会组织尤其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式。当前,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原则,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政策,积极发展以提供企业社会工作为使命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搭建起企业面向社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桥梁和载体。同时,通过公益创投、先行试点、典型示范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主动自觉安排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主动自觉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作为创新企业管理服务方式、增强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必要举措纳入内部制度安排。

三要抓好对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一是政策支持。健全完善的政策是企业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政策还是空白,下一步要加快政策需求调查,加快政策框架研究,加快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各地要在继续深入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二是体制机制支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国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也是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遵循。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在企业社会工作政策制定、平台建设、服务开展、人才保障和资金投入中的角色与职责研究,推动建立科学、顺畅、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人才支持。与医生分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一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也有全才和专才之分。企业社会工作人才就是专才。培育企业社会工作人才,既要考虑社会工作通用知识培养,也要考虑企业社会工作专门能力塑造。下一步,要结合中央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与需求,研究加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企业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督导人才的举措,不断壮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确保企业社会工作有充足的专业力量承担。四是资金支持。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工作资金理应纳入人力成本,由企业来承担。在企业社会工作起步阶段,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予以支持。去年11月,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为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需要深入贯彻这一意见,尽快争取和落实资金,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程序、标准和监管体系。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要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引导督促企业履职履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基础。五是舆论支持。企业社会工作是一项新事业,社会知晓度不高,对许多企业管理者而言还很陌生。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工作宣传平台,增加企业社会工作宣传内容,创新企业社会工作宣传形式。尤其是要加强企业社会工作经验宣传、模式宣传和成效宣传。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来营造重视、接纳、支持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路程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没有突破的瓶颈。下一步,民政部将选择部分地区和机构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从中央层面统筹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问题。希望有关省区市民政厅(局)密切配合、主动作为,也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不断丰富企业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开创企业社会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整理自戴均良副部长在2013年2月28日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企业“社工干部”让企业更和谐

—— 专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

文|本刊记者 曹培红

“有人群的地方就应当有社会工作者,有社会问题存在的地方更应该有社会工作者。” 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常说的一句话。

在企业中企业社会工作者因为关系到企业这一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关系到数亿劳动者与企业主的和谐共处,并因此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故得到了学界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本土企业社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企业社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社工专业同仁与社会各界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机遇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

为此,《社会与公益》杂志就企业社会工作专访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

一、请问您怎么看待企业社会工作?

说到企业社会工作,必然先说到社会工作。现在一提社会工作,大家常常想到的是社区社工和民政所涉及领域的社工,当然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但其实这只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而说到底社会工作是个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社会工作者是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帮助人的工作者。因此,有人群的地方就应当有社会工作者,有社会问题存在的地方更应该有社会工作者。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建设的发展,社会工作涉及的领域必将更加广泛,因为这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常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共同体,所以企业是否能成为一个“和谐组织”,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原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的国家三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国有企业的转型、民营企业的涌现、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和矛盾的日益突出,都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在反思、继承、改进的同时,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引入和发展现代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企业社会工作。我从事工作40多年,大体上讲前20年我从工厂工人做起,当过企业的管理者,扮演过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政工干部”的角色,后20年我虽然步入社会工作的领域,但对企业“旧情难忘”,始终关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我深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企业中的诸多工作,可能更需要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来开展,需要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或者说是企业“社工干部”来占据合适的岗位,施展专业的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二、如何做好企业社会工作?

在我国,企业社工刚刚起步,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加大力度推进,尤其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出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或者说是本土化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我感到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企业社工才能得到提速和切实的发展。一是认识,一定要看到企业社工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领导、政府、企业及相关方面确定要把发展企业社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规划、有重点、有措施。三是定位,搞清企业社工在企业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职能和任务要明确和具体。四是岗位,要针对现代企业的需要,设置好企业社工施展才能的平台和载体。五是队伍,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企业社工队伍,建设这支队伍的核心是“专业化”。六是宣传,在社会营造重视和发展企业社工的氛围,特别是让广大企业家认识企业社工、培养和引入企业社工、发挥其作用。

三、中国社工协会在推动企业社工上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社工协会作为我国社工领域的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的“国”字号社会组织,在推动企业社工发展上理应要负起责任。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一个是推动企业社工的理论研究,标志性事情就是在2011年的10月与深圳市民政局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深圳)企业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集合相关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企业社工的发展路径。再一个是进行企业社工的实务探索,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是要解决好社会工作的实务问题,企业社工也面临着如此问题。2010年11月,协会推出“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建设”活动,首批在全国选定五家单位,探讨城市、农村、社工带义工等社工实务模式,其中就有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工服务社为主体的企业社工实务创新基地,这在全国是第一家。基地成效显著,得到政府、社会、企业的认可,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社工机构的发展。还有就是在2012年协会启动了企业社会工作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做为全国性企业社工行业组织,有望近期正式组建,来为企业社工的发展搭平台,建载体。

四、当前企业社工面临哪些问题?应该有哪些对策?

目前确实需要梳理一下企业社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我刚才的回答中已涉及到了一些,在这里我觉得需要再强调的是一定要处理好企业社工与企业党组织、工会、人事管理部门等的关系。因为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基层党组织与工会组织也都开展带有社会工作某些特征的工作,如职工福利、协调关系、帮扶助困等,过去做现在也在做。在这种情况下,关系怎么理清和处理好是个大问题。处理好“关系”需要相关各方共同配合和努力,但是做为企业社工一定要注意解决好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的问题,使大家感到企业社工确实有需要和存在的必要。我们讲发展企业社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和相关各方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有机配合,互为补充。企业社工不能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而是作为企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挖掘本土特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来体现企业社工的特有价值,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自觉地、积极地处理好同相关方面的关系,我看这是发展企业社工的重要一条。现在,许多企业及社工机构都在探讨不同的企业社工模式,我觉得这是个好事。但无论是什么模式,企业社工都要坚守以企业为基础,以职工为本的价值观念,突出专业化,要有自己的专业方法和实务能力,使党政领导重视、企业老总接受、企业员工受益,能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到那时,企业社工在企业就会“常态化”了。

五、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员工受益,让更多的企业受益?

目前企业社会工作还没有被广大企业界、社会各界认知和认可,我们还需要在宣传策略、宣传手法上共同努力,为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宣传造势的方面始终在努力,我们通过自己的报纸、自己的杂志,以及各家主流媒体都来宣传企业社会工作的知识。我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既要用好传统媒体,更要用好新媒体,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如网站、微博、微信等来宣传推广企业社会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更好的发展氛围。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和方法,促使广大企业认识企业社工的重要性,提高发展企业社工的自觉性。在“首届全国(深圳)企业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我们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工分论坛,但来来参会的企业代表并不是很多,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对社会工作都缺乏认识,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现状。但是我可以肯定,企业社工未来的趋势必定是在我国的企业中大力发展和推广。最近,民政部召开了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战略研讨会,这对我们是个鼓舞。我们正在积极筹备的企业社会工作委员会,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企业受益,委员会的宗旨即是弘扬企业社会工作理念,凝聚企业社会工作人才,倡导专业社工介入企业,推动企业社会工作政策,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委员会会在整合企业资源、企业社工人才培养、政府购买资金、企业社会工作政策等多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进政府指导下的多主体合作模式

促进企业社会工作规范发展

深圳市民政局

2007年来,深圳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构建起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目前,全市社工服务机构达到94家,专职社工达到2761人,社工服务覆盖了全市各区、街道、社区和全部专业领域,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准总体较好。在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的大潮中,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在我国企业领域具有潜在的巨大需求。深圳的实践证明,企业社工在其中展示出其独有的地位与作用,并探索出政府指导下的企业社会工作多主体合作模式。

一、发展概况

截至2012年底,深圳全市共有16家社工机构开展了企业社工服务,从业专职社工达到204名。在服务量方面,2012年,开启个案507个,即时辅导7268次,探访10346次,开启小组92个,开展大型社区活动610个。总体看,深圳企业社工服务整体起步良好,服务效果明显,各界认同逐步增强,逐步形成企业、员工都欢迎社工,社工成为企业、员工双方关系粘合剂、润滑油角色的良好态势,多方共赢局面开始显现。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坚持多方合作,顺应企业需求

从经费来源角度,目前深圳企业社会工作的开展模式主要为三种:一是政府全额购买反哺企业。政府通过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向市、区工会、劳动就业服务部门派遣岗位社工从事企业社工服务,或通过公益项目资助开展企业社会工作项目,经费都完全来自市区财政性资金全额资助(此种形式占比40%)。二是企业自主购买与政府资助相结合。该模式的购买经费由市财政性资金按照企业购买社工服务金额的50%给予补贴(此种形式占比56%)。三是社工服务机构自筹资金免费向企业提供社工服务(此种形式占比4%)。2010年6月深圳富士康事件后,企业出资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截止去年底,深圳共有12家社工机构与企业(包括民营医院、民营学校及社会组织)签订了购买社工服务的协议,企业社工岗位共有115个。

(二)坚持标准指引,提升专业水准

深圳把制定《深圳市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指标体系》作为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重要制度措施,率先在企业社会工作领域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考核评价的指标研究。2012年,由深圳市民政局和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导,苏州科技大学社工系高钟教授、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力制订的《深圳市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指标体系》出台。突出企业社工服务作为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结合,提出了较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并通过建立三级指标细化了考核指标。该服务指标体系是对中国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本土性探索,也是企业社会工作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坚持规范发展,加强扶持监管

在企业社工发展中,我市注意动员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分阶段推进:初期阶段,考虑到多数企业对社会工作认识不够充分,由政府出资给企业提供社会工作服务;随着企业逐渐加深对社工服务的重要性时,逐步动员企业共同分担购买服务经费,直至承担全部资金购买社工服务。

在发挥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也注重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努力实现规范发展。在扶持方面,除了承担资金供给外,政府还动员各区、街道和相关部门,采取提供场地设施、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义工支持等方式,支持企业社工发展。此外,还将企业类社工纳入整个社工培训体系,狠抓岗前培训,并根据企业领域服务对象的特点,对社工进行针对性培训,进行专业强化。监管方面,所有政府资助的企业社工服务岗位和项目,都要签订政府、企业和社工机构三方协议,约定资金拨付、服务内容、质量标准、监督管理等各方面细节。

三、几点体会

回顾反思几年来深圳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企业社工服务必须坚持公共性和公益性占主导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员工,服务内容主要是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困难问题、促进自我发展和提升,也兼顾服务企业和满足企业的合理需求,因此,公共性和公益性应该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主导属性。

(二)服务目标必须坚持多方共赢

在坚持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员工、确保服务公共性公益性的同时,应努力实现政府、企业员工和企业等多主体共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企业和企业员工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而在具体利益上也存在很大的交汇区域,如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成长、社会的安定等均符合各方主体的利益。对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来说,只有获得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同,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和提升。

(三)各方关系上必须合理界定各主体功能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涉及政府、企业和社工机构等多项主体,必须对各主体的功能做出明确定位和划分,才能确保服务有效开展及提升服务质量。政府是企业社工服务的支持者、监管者和指导者,主要发挥资源供给和指导监管功能,确保行业的正常规范秩序,促进行业合理竞争,保证行业整体质量和水准。企业是企业社工服务的接受者、使用者和配合者,为服务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费用、人员等支持配合,及配合政府进行必要的监督。社工机构是服务的提供主体,开展服务考核管理、业务研发、人员管理培训等方面工作,确保服务的供给及质量,着力提升服务水准。上述各自功能分工如被打乱,都会带来整体管理缺位、活力降低、质量下降、专业性丧失、社工宗旨价值观荒弃等消极后果,影响企业社工积极作用的发挥。

(四)服务模式必须坚持专业化职业化

专业化是社会工作的生命线所在,职业化是社会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并保持水准的根本条件,因此,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和提升企业社工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企业社工服务的主体必须是专业社工机构,服务队伍的骨干必须是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职业社工,服务手段、标准必须尽可能遵循专业要求,专业督导必须得到确实有效的开展。

深圳未来的企业社会工作,要在认真回顾、总结、反思既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和强化指导监管,来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今年开始,我们主推企业自主购买社工服务、政府给予资助的模式,2013年,争取新增200名企业社工以上。

四、几点思考

在此我和大家分享几点关于企业社会工作的思考,就是深圳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为什么大力倡导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主要是要将企业社会工作放在专业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这样一个大局和解决专业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这样一个现实迫切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的。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也就是在提升专业性,坚守民间化这样一个战略的角度来考虑的。我们认为,发展企业社会工作,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解决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我们现在开展的专业社会工作更多的是对弱视群体的帮扶和提升,这样的群体无疑是我们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人群,优先服务人群,但从量和面上来讲,他们不是整个社会工作最主体的人群,特别是对于深圳这个城市的人群特点来讲,在1500多万的人口中有超过1000万是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他们在不同群体中,在不同职业、在不同身份地位中的转化是非常迅速和明显的。另外深圳的社区构成也是非常复杂的,很多社区实际上是和一个经济组织或者多个经济组织相交叉而形成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就无法实现对整个主体人群的覆盖,就会造成服务人群的角色缺失,也会使我们服务链条有所缺失。

(二)解决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标准问题

服务对象不能缺环,服务领域也不能缺环,才能构成专业的标准体系,以确保其专业性的全面和深化。我们这几年来致力于制定社会工作分领域的服务标准,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制定了9个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这其中也包括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指标体系。从这9个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来看,耗时最短的就是企业社工的指标体系。一方面因为我们企业社工的指标体系有其后发优势,有前面几个领域的经验可以参考;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本身对社会工作是有重大需求的,因此当需要制定指标体系时,它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冠旭和赐昱在没有使用社工之前已经就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思考,思考如何在企业内部开展类似的服务,当他们把自己的设想和计划拿出来后,才发现和专业社会工作有很多是相通的和融合的,因此他们也会欣然接受我们的企业社工服务。我们认为是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加上企业社工才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我们的社会工作才能真正覆盖到社会建设的全领域,我们的社会工作者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建设领域的工程师,只有这个工程师的服务领域覆盖全面了,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六支专业人才队伍之一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解决如何引入社会资源,开展专业社会工作的问题

公共财政是我们长期要坚持的一个主渠道,但同时也要推动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此方面深圳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例如开展公益创投,甚至在公益创投中实行社工机构或其他组织,要先引资然后政府再助资的方式进行。但我们仍然发现这种做法是存在问题的,这样开展的数量是比较零星的,建立不起社会资本参与的路线图,形成不了成熟的社会资本投入的游戏规则。同时我们也发现投入资本的企业本身也有使用社工解决问题的需求,我们通过企业社工的实践,通过企业自己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不仅带动了企业资本的投入,还带动了非公募基金、经济类社会组织、枢纽性社会组织对我们社会工作的投入,初步开展了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尝试。

(四)解决社工机构的能力建设问题

社工机构应该是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社会工作的主体,但在现行体制下,社工机构实际上没有与主管部门平等对话的能力,要获得这样的能力,我想要逐步实现在没有公共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社工机构或者其他从事社工服务的社会组织,也能保证自己基本的生存能力,这样他们才具有议价能力,这就要求社工机构寻求社会资本的注入。实际上这个问题和刚才的第三个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通过企业的投入也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入,也带动了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本身独立性的增强。

(五)解决深圳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的现实瓶颈问题

深圳社会工作的试点进行了五年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个发展的瓶颈,主要包括两大问题:一是社工的薪酬体系问题。社工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来讲,这样购买服务的供方和需方都希望降低自己的成本,因此实际上往往使社工的工资和其他的福利权益受到挤压。要形成一种社会认可的薪酬体系,才能够保障社工薪酬体系的建立,通过企业购买社工服务将逐步带动和推动社工薪酬的市场化,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保障薪酬体系的自然形成。二是职业发展体系的问题。社工现在从资格论证上来讲有初级社工、中级社工,从我们职业体系上来讲有督导制,但其认证程序和社会接纳度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同样地,我们也要通过带动全社会使用社工,在社会上逐步形成一种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我们希望通过企业社工的注入,带动全社会各个领域使用社工,这样将来社工的认证机制不再是传统的行政式的,而是具有了某一种实践和培训的经历,而认同他的资格资质,也就是实现职业资格认证的社会化,促进整个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化。

(六)破解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民间化这样一个悖论

深圳社工的发展一直坚持专业化和民间化的方向,但在现行体制下,所谓的民间化实际上仍然是靠行政手段,以行政方式来推动和发展它的民间化。如果企业社工带来社会资本,不仅增强社工机构的自身能力,也能使行政、市场在博弈过程中,使社工机构形成既不是政府又不是市场的第三方,并得以维持,从而保持它的民间化继续发展。

深圳企业社工近两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企业社工确实有利于对上述思考中提出问题的解决,今后我们还将根据此次会议上学习到的新鲜经验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深入探索和推进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推动企业社会工作8大城市

文| 本刊记者 陈雪娇

北京: 从农民工服务到“一楼宇一社工”

随着我国劳资冲突、员工压力危机事件呈蔓延之势,作为劳资双方的沟通桥梁,企业社会工作在维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北京协作者早已于2003年开始了这一探索。

针对企业遇到的劳资关系危机与管理瓶颈,北京协作者应企业邀请进入企业开展评估诊断,并与相关利益方设计实施解决方案,建立流动人口聚集区开放式服务中心,推动流动人口社区融入并开展流动式探访服务,使边缘务工群体享受专业服务资源,开设面向社会的公益关怀热线,建立第三方介入的协调干预机制。还原农民工作为社会改革主体力量的地位,由被动的给予管理服务,转变成主动的创造空间使其参与管理服务。2012年12月,北京协作者以助人自助的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探索与推广荣获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

由农民工问题展开的企业社工服务历经数年发展为“楼宇社工”已成为北京市企业社会工作的新趋势。2012年底,北京市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申请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专项资金,与海淀区睿搏社会工作事务所合作实施 “一楼宇一社工”项目工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全区25座商务楼宇“五站合一”示范站配备专业社工28个“楼宇社工”岗位。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岗位,以“岗位+项目”的运作方式,由专业社工事务所派遣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商业楼宇,推进海淀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进程,构建海淀区商务楼宇工作新格局。对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上海: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领域发展

上海立足于社会工作多领域发展,顺应企业创新转型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需求,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领域发展”的重要策略为舆论所称道。

上海的星惠社工师事务所是上海从事企业社会工作机构的代表之一,曾先后在2011年和2012年以“奉贤区海湾镇来沪女性关爱服务项目”、“奉贤区海湾镇贫困外来女性关爱服务项目”获得公益招投标52万的资金支持。

上海市民政部门文件显示,上海市下一步将加强与工会的合作、加强机构与企业的对接,整合高校、专家、一线社工等资源共同开展企业社工理论研究,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增强与工会、国资委和社会工作党委及相关部门的合作。

广州:创新实践丰富外来工生活

广州是重要的异地人员输入地,截至2011年底,纳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名制登记就业的流动人员就已突破360万人。

2012年5月,广州市总工会与专业社工机构联手,通过向后者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主要为在凤阳一带工作生活的异地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免费服务。广州市总工会与社工联手把社工服务引入到外来工的领域,主要是为了丰富外来工八小时以外的文化和娱乐生活,他们选取了固定的点开设了若干功能区,比如看电影、读书、培训,甚至于上网等等,农民工下班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借助各地的帮扶中心,为外来工提供休闲、娱乐、培训等场所,体现了广州市总工会的创新实践,首先体现通过社会化的手段来为外来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提供服务是内容的创新;其次,通过购买服务开展互动体现为形式上的创新;第三,这种服务只提供给有需要的人,这样就把服务的资源集中,以真正达到服务效果最大化。

深圳:政府主导下多主体合作模式

较之中国其它城市,深圳在企业社会工作可谓先试先行、披荆斩棘,开拓了自己独特的模式,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探索,为其它城市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提供了借鉴。

自2007年以来,深圳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构建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工作体系。截至2012年底,深圳全市共有16家社工机构开展了企业社工服务,从业专职社工达到215名。

深圳市民政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深圳企业社会工作的开展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政府全额购买反哺企业;二是企业自主购买与政府资助相结合;三是社工服务机构自筹资金免费向企业提供社工服务。

2010年6月深圳富士康事件后,企业自行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在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的大潮下,企业社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探索出政府主导下的企业社会工作多主体合作模式。

重庆:启动社会工作标准化专业服务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引发的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突出,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市将企业社会工作纳入全市整体社会工作发展规划。

2012年,重庆市民政局启动“社会工作标准化专业服务示范项目”,将企业社会工作作为重点探索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之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筹措资金50万元重点支持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两家民办机构参与重庆市企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建设。

虽然企业社会工作在重庆起步较晚,但其“试点示范、多管齐下”的方式仍受到业内认可。比如企业员工心理危机干预项目以重庆力帆集团下属的同兴工业园力帆集团摩托车生产基地员工为服务对象,重点关注其心理压力、心理亚健康等方面情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东莞:政府购买推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

与深圳相比,东莞的企业社工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在企业社会工作方面,东莞的典型做法是借鉴社区工作服务模式,在启动期“进入企业,建立关系”,在发展期“开展工作,推动社工”,在巩固期“巩固组织,持续努力”,在结束期“撤离企业,营销社工”。

在企业里面开展社会工作在东莞是一项创新的工作,从2010年长安镇政府埋单购买社工服务并安排社工进驻企业至今,东莞市走出了一条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为主的项目化运作道路。

以东莞市正阳社会服务中心为例,该机构确立“立足企业、联动服务、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员工健康为主线,从关注员工身体健康、职业安全到员工心理健康,协助员工个人成长等方向开展服务,以达到企业、社工、员工、社区的共赢路向。

佛山:建立青年就业与企业联盟的服务平台

佛山在企业社工方面处于起步期,在本土化社会服务工作建设中,佛山市首推希望社工。

佛山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以注重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为服务首要目标,在青年就业,“村改居”社会服务等工作上走在公益组织的前列,并不断探索可行性方法,总结成功经验,追求能够为佛山人民提供贴切服务的实践模式。尤以“桂城青年新业工程”为代表,该项目运用社工服务手法,建立青年就业与企业联盟服务平台,协助实现桂城地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输送。

珠海:打造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第四种模式

珠海的企业社会工作聚焦在珠海协作者。

2008年12月,协作者的服务模式被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珠海协作者。珠海协作者的运行特点是由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提供资源、社会组织专业运作,三方协作满足社区居民、企业管理者和农民工不断变化和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是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作为由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推动成立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珠海协作者被誉为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第四种模式“珠海模式”。

珠海协作者以农民工向日葵计划、新青年成长剧场、建立工业区开放式公益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式的24小时公益咨询热线,不只是将农民工视为服务的对象,更强调农民工的参与性和可培育性,在服务中提升他们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10家企业社工机构在行动

北京协作者:社会融入视角下的本土企业社会工作探索

文|李涛

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农村女性驻扎东南沿海工业区开始,我国掀起了当代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非农化转移浪潮。2.5亿农村进城务工群体不仅使我国产业工人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化,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关系重构。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一——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于2003年春天开始了一系列本土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探索。

创新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念,还原增强农民工和企业的服务主体角色

•创新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协作者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中,突破传统企业劳动力的概念,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人,更是社区的一份子,通过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手法,致力于围绕推动企业及其员工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归属感,增强自我服务、服务社区和社会融入的能力,搭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

建立企业内部互助系统,推动企业自我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工业区开放式公益服务中心,推动工业区公益文化建设:

•建立流动人口聚集区开放式服务中心,推动流动人口社区融入:

•开展流动式探访服务,使边缘务工群体享受专业服务资源

•开设面向社会的公益关怀热线,建立第三方介入的协调干预机制

•创新企业社会工作教育倡导模式,促进社会各群体的融合与参与

协作者突破传统企业社会工作只注重具体的服务,而忽视研究、倡导与推广的瓶颈,注重将服务实践与政策倡导相结合,注重将矛盾调处与反映服务人群利益诉求结合,注重将服务经验总结与专业推广相结合,使本土企业社会工作发挥了兼具服务者、倡导者、研究者、推广者的多重功能。

1.以直接服务为载体,发挥资源整合的专业功能,在解决服务对象现实困难的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群体的参与。

2.以公众教育为载体,在促进社会各群体对农民工的理解和接纳的同时,提升农民工的自我表达能力。

3、以参与调查研究为载体,在倡导社会政策关注企业与员工发展需求的同时,提升企业和员工社会对话能力。

创新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模式,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

协作者通过具体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创新手段,推动农民工的直接参与,在使其享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解决其具体困难的同时,培育其自我服务与服务社会能力,由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在此过程中,协作者培育了近千名农民工成长为志愿者,其中6名农民工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认证考试,成为助理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以实际服务成果扭转了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传统认识,使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成为现实。协作者的本土企业社会工作创新另一个重要成效是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推动。

协作者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专业理论的同时,积极在本土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创新总结适用于自身发展要求的本土发展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方法与理论,协作者为全国各地的8,994名社会工作者、企业管理者、社区工作者、政府干部、社会组织领导人等开展了系列能力建设,为至少403名社会工作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机会和专业督导服务,持续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建设。

回应挑战:践行专业使命,开辟跨界合作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成效依然将集中体现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增强,而企业人员的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增强,不仅需要社会服务,还需要政策环境与经济生产的协调。

企业社会工作者应最大化的整合政府、企业与社区的参与,兼顾企业与员工、社区的多方利益,但当多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企业社会工作的唯一准则是回归其专业使命,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作者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执行理事,原文有删节)

上海星惠:立足本土需求 和谐劳资关系

文|李晶

企业社会工作是一个还不为人所熟知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它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为企业和企业职工服务,解决职工问题并且提高企业效率。上海星惠社工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星惠)成立于2011年4月28日,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专门从事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社工机构。

一直以来,星惠将服务员工、服务工会、服务企业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员工和企业的特殊需求,以改善员工的身心健康,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缓和劳资关系为目标开展服务,最终提高企业效率,创建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同时,它也是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实习基地,以实践为基础,尝试探索出一条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发展模式。

星惠通过一系列有特色的服务为员工和企业排忧解难,为员工发展提供综合支持并且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据星惠一线社工张坤介绍,星火开发区企业及员工需求调研项目是针对星火开发区79家企业开展社会服务需求的调研,需求是开展服务的基础,星惠承担并开展的园区内企业和员工需求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奉贤区海湾镇来沪女性关爱服务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如妇科免费体检、心理与生理讲座进厂区、女性减压小组、女性兴趣小组、来沪女性志愿者服务队等,关爱来沪女性,特别是企业一线女员工,提升她们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丰富来沪女性的日常生活,提升她们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安全环境,你我共享”星火开发区安全生产共建项目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教师与社工一同进入企业开展安全进度检查以及安全宣传工作,融入社工技巧,将安全生产工作变得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改善了以往常规冰冷、强制的工作模式,为星火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我爱我家”海烟大酒店员工团队建设项目则针对餐饮、客房基层服务岗位的13名员工提供专业的小组工作服务,旨在舒缓压力、加强沟通、促进理解、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工会干部工作坊主要面向莘庄工业区各企业工会干部,以小组工作坊为主要服务形式,以互动活动、案例分析、政策法规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提供了十期不同主题的活动,为企业间的工会干部提供交流、分享、沟通与成长的平台,提升工会干部的服务水平,推动企业间工会的合作与联系。

张坤表示:“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仍然在路上,面临很多阻力。企业社会工作者需要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员打交道,这样,对社工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企业社工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另外,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刚刚起步,企业还不能较好地认识到企业社工的作用,企业社工在短期内也难以证明自身的能力;企业直接购买服务的渠道还不够通畅,如何扩大企业社工服务的资金来源也是机构发展需要面对的另一项重要问题。”

星惠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服务之路,但认同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来源局限仍是星惠面临的难题。“企业社工做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梦想和事业。”张坤说:“用专业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生命感动生命。拥有这一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

深圳至诚:企业社工发展的“三把钥匙”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深圳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简称“至诚社工”)自2009年成立伊始就把发展企业社工作为主营业务和主攻方向,以立场中立、薪酬独立、广泛服务、专业手法的方式进入企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11年10月,至诚社工承办了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民政部社工司副司长柳拯现场考察予以高度评价。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两度现场指导考察,称赞“全国企业社工看深圳,深圳企业社工看至诚”。

作为行业先行者,至诚社工积极探索了企业社工发展的通用路径,与企业共同制度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即“新人首位服务计划”、“社工直通车计划”、“社工之春计划”和“社工动车组计划”,倾力打造开启企业社工的“万能钥匙”。

为解决制约社工服务的“补给问题”,机构致力于发现和复制西方社工界默认、隐含的发展环境,精心耕耘“发展土壤”,同步实施了“五条线”资源整合计划,把“开门钥匙”牢牢掌握在手中。随着企业社工向纵深领域发展,至诚社工积极进行本土化改造,用于探索社工服务品牌,在掌握开门钥匙、万能钥匙的基础上,相继开发了“人民调解+社工服务”模式和“社工+义工+政工+N”模式,逐步掌握了若干领域的“升级钥匙”。

社工进驻企业开展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四个建立、一个提升”,即建立员工能力提升的平台、建立员工之间的互助网络体系、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建立员工人生发展支援——资源体系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而至诚社工推动企业社工发展的重点则在“三把钥匙”:

•分层建立“五条线”资源整合机制,构建开门钥匙

“五条线”指的是建立社工-政府资源整合线;建立社工-社区资源整合线;建立社工-企业资源整合线;建立社工-企业工会资源整合线和建立社工-义工资源整合线。

•全面建立“点线面方”的社企互动机制,构建万能钥匙

主要体现为建立“点穴”服务机制;建立直线反馈机制;建立拓面宣传机制和建立多方回应机制。

•创新两个模式,构建升级钥匙

两个模式是指创新“人民调解+企业社工”模式和创新“社工+义工+政工+N”模式。

前者的主要做法是从员工心理情绪排查入手,与法律威严为主线的人民调解方法相匹配,注重发挥社会工作尊重、接纳、钟楼里与专业的职业优长,促进“速调”;发挥修复社会关系的预防功能,促进“调小”;发挥社会工作者“好人气”优势,促进“调息”。

后者从社工引领义工,社工与政工合作角度,在特定领域、特定事件和应急时段,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群——N的力量,集成方法,积聚力量。

广州龙洞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三工联动”促进外来工融入社区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工进城务工已经成了现在城市的一个重要现象,然而一些外来工全家老少蜗居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外来工的心理健康、生活健康、情感健康,无人关注。广州市政府在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中,借鉴香港及新加坡的服务模式,于2011年在广州提出建立“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且有社工机构承办此项目,经过一年的20个街道试点,初见成效,到2012年底已经在广州市全部街道铺开家庭综合服务项目。龙洞庭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龙洞庭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结合龙洞辖区的高校多、企业多、外来工多的特点,提出“社工+义工+外来工”三工联动的服务模式,为外来工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外来工的社区融合。

2012年3月,龙洞街佳通综合服务中心向广州市龙格派服饰有限公司、万和印务、广州澳企实验设计有限公司、澳大生物美容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4名企业派发了《企业员工服务需求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结果表明,企业员工(外来工)压力比较大,希望能够获得情绪上的疏导,心理上的帮助;工厂生活比较单调,对人际交往比价渴望;他们关注自身职业的发展与提升,希望能够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与帮助。

基于此,广州龙洞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始了一系列的社区宣传,家庭探访以及社区走访服务。结合龙洞辖区高校多、外来工多的特点,在社工开展活动的时候,经过初步走访了解到,许多学生都有意愿成为义工,中心成立了义工队伍。通过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倡导,中心充分利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场地,为外来工提供便利学习、交友环境,并充分发挥专业社工特点,根据外来工特点提供专业服务为外来工子弟开设不同的兴趣班及开展课业辅导等服务,在了解企业外来工需求后建立社工信箱。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社工站干预心理危机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现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背景下,企业一方面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要求越来越严格,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工作力度等成了企业参与竞争的手段,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员工个人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水平。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企业中员工普遍存在的压力,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采用“个人发展取向模式”,从身体健康、人际交往、个人潜能发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

为保障社工服务在企业内持续开展,在企业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社工站及心理宣泄室,截至目前,宣泄室已接待来访员工近100人。社工在走访企业工会、行政部门,后勤部门及工厂区域的车间事业部的同时为34名员工提供健康体检,并对84名员工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掌握了建档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动态监控和早期干预。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企业中员工普遍存在的压力,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重在为员工减轻心理压力、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调节情绪,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以一个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面临的困难。

中心还充分发挥资源协调者的角色,整合社工督导、医生、心理咨询师、高校社会工作教师、社会志愿者等专业人士资源开展服务,使员工能享受到来自不同专业领域人士提供的全方位优质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

企业社会工作更多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为此中心还遵循员工个人发展取向,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员工企业归属感。通过个案、小组等方式与员工沟通,协助员工解决生活及情感方面的困难,使员工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充当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缓冲器”作用,为员工与企业搭建了高效率的沟通平台。除此之外,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关注个人成长与家庭建设,为员工建立起对社工站的信赖。

珠海协作者: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第四种模式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2008年12月,北京协作者的服务模式被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全国首家立足于工业区的民办企业社工机构——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简称“珠海协作者”),其运作特点是由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提供资源、社会组织专业运作,三方协作满足工业区企业和居民不断变化和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被誉为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第四种模式“珠海模式”。

为突破传统企业社会工作的局限,珠海协作者在工业园建立了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开放式公益服务中心,面向园区所有企业及员工,本地居民开放服务,通过开放式社区教育宣传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和公益文化;通过图书馆借阅、文体服务、社区联谊等活动丰富园区农民工文化生活;通过提供日常资讯为由需要的服务人群提供信息服务与生活知识支持;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成长小组活动,增强金融危机笼罩下工业区员工的生活斗志,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缓解释放心理压力,拓宽视野,鼓励志愿参与的热情;珠海协作者还针对工业区务工人员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的现实困难,建立了园区开放式的儿童之家,提供日常课业辅导,开展儿童社会工作成长小组,举办夏令营,努力应走啊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工业区环境;珠海协作者与园区企业、园区管理部门合作,组织园区公益活动,开展社区环保活动、二手物回收再用活动,在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积极推动园区各方对工业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撑,增强园区各群体凝聚力。

珠海协作者与珠海市妇联合作建立第一家工业园“妇女之家”,让妇联的资源有效服务工业区企业和员工,探索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机构合作的经验;与团市委合作成立珠海协作者团总支,建立工业园青年人成长的组织平台;与市总工会合作开展“工友大家乐”系列文艺活动;推动建立园区管理部门、企业与社会工作机构定期交流的多方协调会议机制,探索政府、企业、社工机构三方合作的本土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经验。

东莞正阳:从政府买单到企业自主购买社工服务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章爽

2011年5月,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东莞市民政局购买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以岗位社工形式将9名社工派驻到三家企业开展社工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初显效果,其中的两家企业主动购买了社工服务,而一个清远企业慕名而来签订了服务项目。

2012年4月,在东莞社会工作资源整合时,全市的企业社工划归市总工会主管。结合工会的功能、考虑到企业的社区性特点,东莞正阳企业社工开始思考从社区发展的视角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向,逐步形成以驻厂服务为主体,探索项目化运作为目标,形成具有正阳特色的东莞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正阳在开展服务时十分注重和派驻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探索适合本企业的工作。在两年的探索中,正阳采用“企业、社工、义工联动”的方式:在活动中社工主动培养企业义工,借助义工的团队优势和社工的专业优势、外加企业人事部的组织优势,在企业内部开展娱乐性预防性支持性的活动,一方面舒缓了社工人手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助人自助、调动企业和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热情。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愿意在社区、企业内生活,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要,为此正阳积极提倡建立睦邻友好社区,提倡本地人和新莞人的融洽相处。

经过两年的努力,正阳的企业社工服务模式由原来的市财政买单为企业购买岗位并委托社工机构派驻社工提供服务的主流模式,逐步过渡到一比一购买,即政府为企业提供一名企业社工,企业再自主向机构购买一名社工,再到企业慕名以项目打包的形式自主购买服务。

社工在进入生活区与员工接触的过程中,总能听到员工抱怨工作压力大。针对这种情况,社工积极关心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及情绪疏导。为构建和谐、安全、融洽的工作环境,社工征得企业同意后开展“和谐车间”项目活动。在车间内开展“安全生产你我行”、“微笑车间”、“才艺秀”等,传播积极向上的车间氛围,引导员工树立正面归因导向、形成正面信息的车间文化,使得员工以车间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车间的各项活动。

正阳社工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帮助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营造了企业和谐的工作氛围,改善企业人文环境;提高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和社会公正和谐。

深圳志远:打造“社工+志愿者+党群组织”特色服务品牌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章爽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深圳社会工作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崭露头角,企业社会工作领域成为其发展的新亮点。外来务工人口密集且经济发展快速的深圳为企业社会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中,深圳志远社工机构自主开发、深圳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幸福城市,因为有你”劳务工项目就是在这片热土上培育发展起来的,走在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

自项目启动以来,志远社工机构招募专业社工派驻到园区,在企业外围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提供公益免费服务。立足中国国情,开辟出一条“社工+志愿者+党群组织”的创新企业社工介入模式——依托宝龙管理办公室党委的平台,搭建园区各个企业党支部沟通的桥梁,便于跟企业和员工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发掘义工资源,推动社工服务的良性运行。

“社工+志愿者+党群组织”的介入模式,旨在立足国情,依托党建平台,搭建社工跟企业的联系和接触的桥梁,为企业员工提供身心健康辅导、能力建设、康乐活动、知识讲座、团队建设、新员工环境适应、困难员工援助等服务。

该模式是一条创新的切实可行的企业社工介入模式,跟以往的企业社工介入模式相比,优势体现在:在工业园区外围服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岗位服务进驻单个企业引发社工角色混乱的不足;有了政府资金的支持,以及园区党委的宣传和推动,社工服务,助力党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岗位上繁重的行政事务影响社工专业服务效果;在大型工业园区开展服务,有利于深入劳务工的生活圈,便于整合园区资源,提供相应的服务,充分发挥社工作为第三方的桥梁作用。

“幸福城市,因为有你”项目在宝龙工业园区建立了服务点——社工同心坊,将社工同心坊作为园区劳务工的活动中心。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劳务工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乏味生活,丰富业余生活,拓展人际交往圈,是他们迫切的需求。为了回应劳务工需求,社工同心坊的社工在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指导下,坚持服务对象自觉、保密、尊重、接纳等原则,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方法,为企业员工提供身心健康辅导、能力建设、康乐活动、知识讲座、团队建设、新员工环境适应、困难员工援助等服务。

志远社工开拓了“中心+外展”工作模式,中心为劳务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包括:常规服务、针对劳务工的个案服务、针对劳务工的小组服务、宣传教育活动、特色活动等等。项目主要提供的常规服务有:上网休闲、图书阅览、谈心时间、棋牌和体育器材出借等。针对劳务工提供的小组有语言类小组、娱乐类小组、手工类小组、学习类小组,如:粤语学习小组、舞蹈小组、手工小组、书法小组、读书交友小组、员工子女夏令营等一系列小组活动等。常规活动主要有电影展播、广场舞等。

“幸福城市,因为有你”劳务工关爱项目以项目化外包模式运作,社工不隶属于于企业和政府独立办公,立足中国国情,依托党建平台,开拓“社工+志愿者+党群组织”的创新社工介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社工介入模式的尝试。由此,逐渐形成一套成熟、可操作、可复制的社工服务模式,打造出有特色的社工服务品牌。

深圳龙祥:“工会模式”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 专访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项目主管赵宁蕊、一线社工陈凤、何诗雨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社会与公益》:我国的企业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城市如深圳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模式,据您了解,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和发展路径都有哪些?

龙祥社工:由于我国整个社工行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各专家学者对于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有着自己的探讨和见解。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企业社会工作存在6种运作模式,包括公司内模式;企业外包模式;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工会企业社工模式;社区企业社会工作;协助雇主服务模式。但,结合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深圳的实际情况,有4种企业社会工作实务的运作模式,有以裕元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厂内运作“模式,以伟创力公司为代表的“外包运作”模式,以富士康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购买运作”模式,以“风雨同舟的企业社工项目”为代表的“项目嵌入运作”模式。

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社区社会发展模式将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趋势,即,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社区中,由政府出资购买,引进社区服务中心,为企业员工和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社会与公益》:您觉得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龙祥社工:首先,政府扮演的是统筹、主导的角色。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对劳动关系中的双方进行约束和规范,或者制定有利于员工的政策和法规。同时,出资向其他组织购买服务,如由政府出资购买社工面向服务人群提供专业特色服务。

企业扮演的是执行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企业是和谐劳动关系主体中的一方,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强势的一方,企业的行为会极大的影响劳动关系。若企业能很好的按照规定的法规政策执行,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关心员工的福祉,这样可以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心。

社会组织扮演的角色是服务的提供者和资源的链接者。如社工组织,对服务对象包括员工和企业进行需求调研和评估,联系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开展情绪宣泄、压力缓解、人际交往、情绪支持的服务,;同时运用专业的技能开展专业的个案咨询和小组活动,挖掘服务对象的自身潜能,提高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服务对象的自身能力和抗逆力。又如义工组织,面对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帮助,解决困难。

《社会与公益》:近年来,您所在机构是采用何种模式、如何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

龙祥社工:龙祥社工服务中心作为深圳市最早一批成立社工机构,于2009年开始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经过近四年的发展,现在龙祥从事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线社工已经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现在11人。龙祥社工提供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是按照“工会模式”进行的,即工会聘用专业的社工,把社工派驻在辖区社区一级工会或企业工会,通过专业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活动手法直接为企业及企业职工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经过近四年的服务探索,龙祥社工服务中心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工会社工现在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升职工维权意识。通过劳资纠纷调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劳动保障咨询和工会业务等有关职工利益的服务;2、素质提升活动:通过小组工作、各类技能培训、技能讲座等形式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3、心理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员工、员工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管理、婚姻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服务;4、困难职工帮扶:为因重大疾病、工伤、重大突发事件导致贫困的职工建立档案,申报成功者,通过工会、社会等途径为其提供心理咨询、生活帮扶、医疗帮扶、子女就学等各类救助咨询等帮困扶弱服务;5、文娱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组织职工参加户外活动、联谊活动,健康职工身心,扩展职工交友范围。

《社会与公益》:就目前来看,您所在的机构在企业社会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迎接这一挑战?

龙祥社工:我们在企业社会工作中面临的机遇是:从社工机构角度看,相对其他青少年、妇女、家庭、信访和社区等领域来讲,企业社会工作是一个未开发“处女地”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的企业对企业社会工作的认识度不断地加大,需要也不断地加大,从而孕育着社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只有把握住行业发展主流,社工机构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潮流。

社工机构在企业社会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是:社工机构本身由于前期的重点发展领域不是企业社会工作,所以社工机构在培养社工人才时侧重点不在企业社会工作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社工机构缺乏企业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在理论方面研究也不深,许多的学者、督导在这方面研究不多,比较浅。同时,从社工机构角度看,相对其他青少年、妇女、家庭、信访和社区等领域来讲,企业社会工作是一个未开发“处女地”。新机遇、新潮流必定使社工行业充满竞争,如在招募企业社会工作人才方面。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潮流,社工机构应整合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向企业社会工作领域投入更多更大的资源,并确定以企业社会工作领域为机构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个发展方向,社工机构应不断地招募在企业社会工作领域方面的人才,同时发掘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社会与公益》:企业社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待遇如何?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社工的作用?

龙祥社工:首先说一说企业社工面临的问题,当企业社工最初进入企业开展工作,他可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一名员工,而不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从而间接地沦为用人单位潜在员工。当在工作遇到问题时,不知自己该不该向督导讲,便自己一个人在心里独自承受着。

在待遇方面,大部分社工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社工梦想独自一人在深圳打拼,社工的工资每个月4000元左右,与同批次毕业来深圳从事别的行业的年轻人相比,工资待遇比较低,加上深圳物价、房租水平比较高,增上幅度比较大,所以社工的实际收益在呈下降的趋势,这也是现在社工流失率比较高的原因。在这里也希望通过《社会与公益》为广大社工福利待遇的提高进行一下呼吁:希望社会多关注这些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的年轻人们,适当提高一下社工的福利待遇及社会认可度!

如何发挥企业社工的作用?我认为社工本身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分清角色,不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一名员工,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认真履行自己的社工职责。在社工行业的一个新领域中,对社工个人要求是很高的,所以社工本身应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才能开展好工作,适应新领域。而且,从这个社工行业来讲,社工的工资是比较低,社工是一个弱势群体。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多大这方面的重视,如出台一些政策,保障社工的权益,提高工资待遇,更进一步调动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工的作用,包括企业社工的作用。

《社会与公益》在您看来,政府在政策与资源方面还应给予哪些方面的支持?

龙祥社工:首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扶持民间社工机构的发展,增加社工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年轻的社工投身到企业社会工作中。其次,可以尝试通过企业、政府1:1比例出资直接购买企业社工进入一些问题突出企业(如劳资纠纷频发、员工心理问题严重、员工群体性事件如罢工频发等)开展专业服务。最后,政府多引入资源进行社会建设,开创企业社工新的工作局面,扩大社会对社工对企业社工的认识和认可。

佛山希望社工:搭建青年就业与企业联盟服务平台

—— 专访佛山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助理主任李季

文|本刊记者 陈雪娇

《社会与公益》:近年来,您所在机构是采用何种模式、如何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

李季: 目前采用的主要是项目化运作模式,并重点针对个别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具体如下:

(1)引入员工帮助计划,做好企业内部员工服务

员工帮助计划(EAP)是组织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地通过规划、宣传、调研、辅导、干预、评估等精神福利服务,澄清员工职业价值观,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心理资本,营造支持性组织文化,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管理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发掘员工潜能、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提供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目标的项目。

(2)搭建企业(家)联盟服务平台,促进企业间的交流

一个有效的职能平台,可以增加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针对桂城内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的交流平台尚没有形成和建立的情况,经社工的联络,初步形成了一个80多人的企业HR联盟。这些联盟中的骨干成员定期举办企业交流活动,探讨企业招聘的困难及培养人才等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在满足学习交流需要的同时,也帮助企业人拓展人脉圈子,而社工在其中定期开展如危机干预培训,团队领导力等各类培训服务,使得企业(家)联盟服务平台迈向正常、科学的轨道发展,这些都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社会与公益》:目前在企业开展社会工作至今,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季:在企业联盟社会服务上,项目一方面定期组织企业HR开展经营交流及分享活动,并开展企业危机员工心理干预等培训;同时邀请企业家到高校做客,现已举办了5期的青年与企业家对话论坛;先后为卜蜂莲花,宝索机械及嘉美照明等市内的大型企业提供系统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受到企业家的好评以及企业员工的欢迎。当然,这些都是基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及桂城团委共同资助)而开展的企业服务。

而随着家南海的建设,我机构也着力推动企业社会工作,促进企业家文化的建设.目前已有一些镇街主动与我们联系洽谈服务事宜,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社会与公益》:就目前来看,您所在的机构在企业社会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迎接这一挑战?

李季:首先,机构在企业社会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进入企业”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形势严峻,要企业出资购买企业服务尤为艰难,这是本质的原因。其次,社工行业在国内本身起步较晚,社工的知名度不够,这对社工进入企业有很大的阻力。最后,是管理学上的问题,很多领导人处于经济人这个阶段,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社工的工作不“感冒”。

另外,NGO机构的经费都是专项专用,没有先行的资金。如果政府能够提供前期的先行资金,让企业觉得服务有所价值,后期的服务才有可能延续。

我们迎接这一挑战的态度是“在摸索中前进”。一方面是积极与做好企业联络,宣传企业社会工作,并针对性地提供个别化的社工服务,积累服务经验,提高机构的管理能力和社工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是关注政策导向,待土壤成熟时大力推动企业社会工作。

《社会与公益》:企业社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待遇如何?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社工的作用?

李季:我认为企业社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强烈的社会舆论下依然坚持企业服务的理想信念。目前,很多人对企业社工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同时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出现,毕竟企业社会工作是一个新的服务领域。其次是社工的待遇问题,企业社会工作运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项目化,另一种是岗位化。岗位化的企业社工的待遇相对稳定,而项目化的运作会令社工的待遇收入缺乏保障。尤其是现阶段,更具挑战。若将待遇具体到数字,每个机构都是有不同标准的,但对于专业要求较高的企业社工,我认为待遇应该更好一些。

对于如何更好的发挥企业社工的作用,我建议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对社会组织来说,一方面是保证企业社工的“温饱”,不让企业社工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是做好团队管理,不断提升团队创造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对社工本身来说,一方面需要明晰企业的运作模式,学习基本的商务礼仪,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并深入了解企业的内部发展情况,但是要注意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另一方面是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去开展员工心理咨询、企业文化活动,甚至是处理媒体公关事宜等,这些都需要企业社工不断地去了解并发现问题,不断地去学习。对于企业来说,支持和配合是企业社工开展服务的最大动力。

引入企业社工10家企业

文|本刊记者 章爽

1 深圳富士康公司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2011年5月30日,5月30日,“深圳关爱行动”动员会在深圳市公安局召开,一个由近千人组成的“义工”团体,开始进驻富士康公司在深圳的各大厂区,其中,有220余人正是深圳的专职社工。富士康的员工面临的绝不单单是心理问题,背后还包括工作环境、社会生活、经济状况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经过社工的个案谈心,发现有489名年轻员工存在明显的自杀倾向……

在社工进入企业后,针对青年工人们的具体情况,社工采取开展个案谈心、小组对话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干预富士康的工人群体,效果非常明显。联谊活动的时候,往往是专职社工、政府官员、民非单位、NPO、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和企业所有岗位的员工在一起,企业一下子就活了。

为了更好的做好员工关怀工作,富士康科技集团斥巨资倾情建设配套齐全的设施,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提供衣、食、住、行、医、乐等方面的便利。同时,集团还非常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每年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并为员工搭建一个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维护员工心理健康水平。集团还特别关怀员工的职涯成长。集团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教育训练体系,鼓励全体员工“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通过教育训练提升个人素养、增长工作技能、增进团队绩效,努力创造人才成长的机会与施展才华的舞台。

2 深圳冠旭电子公司

深圳市冠旭电子社工服务中心是在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携手合作下,于2010年8月11日正式成立。它是由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设施,至诚社工服务中心派遣专业社工提供服务,是国家企业社工实务创新基地试点之一。为冠旭电子的全体员工提供情绪辅导、闲暇生活丰富、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培训、员工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

企业总工会副主席米书记介绍说,冠旭公司里有自己的义工队伍,即是233621义工队,这支队伍的成立也是为了弘扬助人自助的精神,在公司内形成一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新风尚,让广大员工能够参与进义工服务的队伍中,体验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并且希望公司的义工服务在今后的道理中发展的更广,更深。

冠旭电子董事长吴海全介绍说,中心自成立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最初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宿舍访谈、入户探访、广播、宣传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社工,使员工对社工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通过两年来不断的努力,开创了“企业社工+人民调解”、“社工+义工”“党群工作+社工+N”等多种服务模式,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的管理提升及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努力旨在为青工打造一个“温馨之家”。

3 艾美特电子公司

2008年,深圳市首批企业社工站在艾美特成立,同时首批社工也进驻艾美特工会。此后,义工+社工的工会运作新模式使艾美特工会在后来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巨大成绩,并得到市、区总工会的认可及肯定。艾美特在其建设及发展的近20年来,努力通过企业工会组织构建和谐企业典范,但是艾美特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和谐建设,更以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己任。

艾美特义工服务队自2000年成立以来,现有义工634人,占石岩街道义工人数的50%。据不完全统计,艾美特义工队成立以来,累计组织参与各类义工活动达140多次,累计服务5600人次,累计服务时数25000小时。

社工进驻公司之后,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及时调查和评估员工需求,为员工提供多项具有专业特色的小组活动。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进驻艾美特的社工积极为受灾的员工开展的情绪疏导活动,帮助地震灾区的员工疏导情绪、缓解压力;暑期积极组织亲子小组活动,关注留守儿童等等。驻艾美特社工还积极走进员工宿舍,了解员工生活点滴,送上社工最及时的服务。为了更好地了解员工需求,更大范围内的为员工提供服务,艾美特企业社工在2010年的8-10月,平均每周有3天在走访艾美特的男、女宿舍以及夫妻房。

自2010年以来,艾美特积极尝试企业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努力实现社工与企业义工间的相互促进和优势互补。自社工、义工联动机制推行以来,有效的利用企业义工、社工两种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专业社工组织和培训、广大义工积极参与”的运作方式,从而深层次的促进企业义工和社工间的共同发展,有效地推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及员工素质提升。

4 比亚迪股份公司

比亚迪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员工,2012年比亚迪与深圳市中智社工服务社合作,尝试引入了企业社工服务。

企业社工通过宿舍走访、员工辅导、活动策划、员工投诉处理、员工矛盾调解以及突发事件化解等社工服务,使员工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再一味的依赖公司,也能依靠自己能力的挖掘,自行解决部分问题和困难。企业社工在企业管理和服务中初步发挥了鲶鱼效应。

比亚迪自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倡导“以厂为家、爱厂如家”的“家文化”,提倡管理不仅要“人性化”,更要“家人化”。公司努力营造亲近、和善的工作环境,提供家一样的饮食、住宿等基本需求服务,开展体验式、传帮带式的培训,建立通畅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给予员工温暖如家的关怀和关心。

2000年比亚迪建设了高档时尚的亚迪村,有效缓解了管理人员的购房压力。而今,亚迪二村和亚迪三村,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内部购房需求。比亚迪先后投巨资兴建综合文体中心,齐全的文体设施,精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亚迪学校的创办,以完备的教学设施,花园式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质量,低廉的学校收费,妥善地解决了员工子女的读书问题。比亚迪为管理人员提供零首付购车福利和比亚迪购车补助,如今在比亚迪的自建小区“亚迪村”,停车场里停满的是自家生产的汽车……

如今,伴随公司的发展,比亚迪对员工的关怀也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完善;比亚迪致力于真正营造一个家的氛围,给所有比亚迪员工家一般的环境、家一般的温暖。

5 赐昱鞋业(深圳)有限公司

赐昱鞋业(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爱联社区嶂背工业区,是龙城街道辖区内最大的台资企业。企业以员工为本,践行员工利益至上理念。赐昱公司视员工为自己的亲人,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公司主动关注员工需求,关心员工生活,疏解员工心理问题、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赐昱公司奉行“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理念,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员工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支持组建各种兴趣团体,同时围绕员工发展需求,注重每一层级的职业规划和文化技能培训,搭建员工成长平台,使员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赐昱模式是政府、企业、员工、社会四方形成合力,加强人文管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企业、员工良性互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成功实践。

2011年11月6日,龙岗团区委社工来到赐昱鞋业(深圳)有限公司,开展了“青春同行—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企业行”活动。来自企业的70余名青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热身环节、义工游戏“互帮互助”、城市志愿者分享及颁奖。活动中,社工首先组织青工进行热身游戏,并引导大家进行才艺表演,让大家进入活动状态。接下来,通过开展义工游戏“互帮互助”,让青工认识到在我们周围有这么一支默默奉献的义工队伍在一直为我们服务。最后,社工组织青工们向我们的义工说声谢谢,并号召大家加入义工队伍。“青春同行—龙岗团区委青少年社工服务企业行”活动持续在全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内开展,旨在让外来务工青年感受到共青团龙岗区委对其的关爱,从而增加其对龙岗的归属感。

6 裕元集团

东莞裕元工业集团是台湾宝成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目前在高埗设有三个工业区,共有员工近10万人。该集团于1998年成立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工作,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已有十多年历史。目前,该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共有员工47名,其中绝大多数具有社会工作或法律专业背景。

2000年裕元公司聘请了社会工作硕士学历背景的专门人才作为其部门主管经理,开始寻找社会工作资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在2002年4月7日,裕元公司成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内设3名专职人员与多名义工。同时,公司还建有图书馆、温馨驿站等企业社会责任具体部门,开始探索企业社会工作的“厂内模式”运作方式,推展生命辅导方式的职能。

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十多年来,从企业员工延伸到周边的小区,从企业内员工辅导、个案协调、劳资关系、和谐工作延伸到主动在周边社区的孤儿院、敬老院、监狱、医院、学校进行辅导和关爱活动。同时,还受邀帮助中山、黄江、大朗、寮步、广州等相关单位开展社会工作。2009年东莞启动社会工作事业后,东莞裕元集团第二事业部再次发出招聘邀请。目前这家公司已招聘20多名社工专业毕业生入住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裕元公司自发的在企业内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协助员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不仅使企业福利项目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也促使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人性关怀的专业服务。

7 伟创力公司

伟创力公司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在珠海工业园约有五万员工,其中90%员工是外来工。伟创力公司认为,在工作之余网住员工融入当地社区、满足其需求、增加其对企业与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等,关系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

在2008年底,伟创力公司携手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在珠海斗门新青工业园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开始以“外包模式”运作,为外来工提供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当时,企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为外来工提供了情感关怀、心理和法律咨询、紧急援助、个案救助、文化学习、文娱活动等多元服务;同时,社会工作者注重培养流水线工人成为志愿者,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社区建设。

“伟创力誓约”的实践平台是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方资源,以企业出资、社会组织运作、政府购买服务为支撑,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和流动人口不断变化和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目标,是一种极具创新意义的社会工作推进模式。伟创力国际集团以“伟创力誓约”为基础,致力于成为同行的榜样,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民工事业,努力帮助他们融入城市,融入社区,并实现他们的梦想。

通过社会服务的形式,更好地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满足建设和谐社会关系的需求,伟创力支持的珠海社区服务中心,对于外来工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如深圳、东莞等地具有创新性的启示意义。

8 残友集团

1997年身患重症血友病的郑卫宁先生捐赠自己的微薄积蓄,于深圳创建“残友”,从五名残疾人、一台计算机的打字复印小作坊,不依靠任何外来资金援助,自我运营发展,至今成为一家慈善基金会、八家非营利机构、包括32家高科技社会企业集团、数千名残疾人集中稳定就业。

深圳市残友社工服务社是中国大陆第一所由香港资深社工任总干事并整体引入香港社会服务之“16项服务质素标准模式”的社工服务社。服务社成立于2009年9月16日,由中国大陆最大的社会企业残友集团发起,郑卫宁先生任法人代表。服务社将努力树立中国社会服务的标杆,建立跨界创新的社会服务平台。服务社派社工到残友集团的社会企业单位、宿舍单位和其他服务单位里提供专业化的个案服务、小组服务、活动及其他支持性服务。

残友集团成立十五年来,以社会企业的模式,百分百残疾人自我发展,探求残疾人依靠信息科技成为会发展卓越力量的历史性探索与创新,但是,由于残疾人先天的生理缺陷及社会交往不充分的情况,使得他们在就业的同时,从心理上、生活上、人际交往、社区融入、家庭困难、不同信仰等问题上具有独特的康复需求。社工服务社从企业员工福利、心理辅导、家庭危机、工作压力缓解,职业生涯指导等诸多方面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解决员工个人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困难,促使员工达到自我实现价值以及身心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亦促使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达到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9 IBM

一个世纪的经历让 IBM 自成立之初便始终根据一套核心信念从事经营,其中,对个体以及人才的尊重的价值观念,已经被深深植入 IBM 的企业 DNA 之中。在 IBM 公司的创始人沃森制定的旨在塑造 IBM 的政策中,有许多都源自他对员工的尊重,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是平等的。100多年来,这种观念已经在数百万 IBM 员工中生根发芽,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 1998年起,IBM 面向中国员工推出了“员工心理辅导”服务,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员工解决压力与情绪问题,从而保障员工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目前“员工心理辅导”已成为广受 IBM 员工欢迎的服务项目。

IBM的员工心声计划是IBM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引入的企业社会工作,是最早引入的企业之一,拥有深厚的经验,其经验与方法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据曾服务于IBM存储事业部,亲身参与了IBM员工心声计划实施的深圳远维公司谭承德顾问介绍,IBM员工心声计划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一个成功实践,主要目的是通过与员工的持续沟通,倾听员工心声,向员工提供建议和咨询等方式来帮助员工成长、改善组织氛围,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感,推广组织文化,最终提升组织绩效。

IBM 坚信,员工成长,企业才能成功。我们注重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搭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公平、开放的职业发展平台,帮助员工发挥潜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全球整合型的社会与企业氛围。在 2011年,IBM 面向中国员工推出了上百次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职业发展学习活动,受益员工达上万人次。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员工,IBM 在中国开展的培训及定制化的职业发展项目均以中文作为主要授课语言。

10 上海新华联制药厂

2013年3月19日,星惠新华联服务站在星火开发区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全市首家企业社工服务站。该社工服务站将对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开展文化生活、心理疏导、健康成长等特色服务。

揭牌仪式上,新华联与星惠社工师事务所现场签署了新华联员工之家项目协议,星惠社工师事务所介绍了“新华联员工之家”项目的详细情况。星火开发区管委会、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分别为“新华联员工之家”、“星惠新华联服务站”和“工会学院企业社工示范基地”揭牌。

新华联制药2011年改制,三分之二员工靠的是从外地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薪酬并不低,但是每年都员工流失不少。来自泰州的24岁小伙子钱勇告诉记者,他们平日工作时间是早8点至晚7点,由于厂区远离市区、又没啥娱乐健身场所,只能周末到附近的海湾走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去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周福群说,企业发展到了不得不研究、不得不满足职工精神层面需求的时候了。

在专业力量的指导下,企业已将原本宿舍楼一间办公室改建为“员工之家”,并配备具备阅读、影音播放、棋牌、上网视频等多种功能设备。现在,员工每天下班便可以过来放松一下,而社工也会准时在内等候员工们的到来,面对面地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安排各类青年联谊会、过生日会等活动。

上海新华联制药厂

2013年3月19日,星惠新华联服务站在星火开发区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全市首家企业社工服务站。该社工服务站将对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开展文化生活、心理疏导、健康成长等特色服务。

揭牌仪式上,新华联与星惠社工师事务所现场签署了新华联员工之家项目协议,星惠社工师事务所介绍了“新华联员工之家”项目的详细情况。星火开发区管委会、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分别为“新华联员工之家”、“星惠新华联服务站”和“工会学院企业社工示范基地”揭牌。

新华联制药2011年改制,三分之二员工靠的是从外地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薪酬并不低,但是每年都员工流失不少。来自泰州的24岁小伙子钱勇告诉记者,他们平日工作时间是早8点至晚7点,由于厂区远离市区、又没啥娱乐健身场所,只能周末到附近的海湾走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去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周福群说,企业发展到了不得不研究、不得不满足职工精神层面需求的时候了。

在专业力量的指导下,企业已将原本宿舍楼一间办公室改建为“员工之家”,并配备具备阅读、影音播放、棋牌、上网视频等多种功能设备。现在,员工每天下班便可以过来放松一下,而社工也会准时在内等候员工们的到来,面对面地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安排各类青年联谊会、过生日会等活动。

企业社工先行者案例篇

1 姓名:骆筱然 

供职机构:上海星惠社工师事务所

事迹概述:2012年6月, 90后女孩骆筱然成为了一名企业社会工作者。 2011年12月,她进入上海星惠社工师事务所实习,参与“奉贤区海湾镇来沪女性关爱服务项目”,她主要负责针对所在开发区的来沪女性实行免费的妇科体检。第一次个案辅导是身患宫颈癌早期的曾女士,从安排入院、定期了解病情、联系医院减免部分手术费用到精神安抚,曾女士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骆筱然坚持每周打电话进行慰问。并为曾女士争取到继续重返工作岗位的机会。

2 姓名:张坤

供职机构:上海星惠社工师事务所

事迹概述:2012年5月,张坤负责针对星火开发区来沪女性的关爱服务项目子项目活动:“女性减压活动”。手工剪纸学习、美容护肤知识学习、自信心提升、告别压力、健康饮食、减压操学习、户外减压之旅、心理减压冥想……她为巨臣企业的女员工们带来切实所需要的减压服务,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帮助了她们。张坤对此表示:“其实作为一个社工,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这更是我们的梦想和事业,相信自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用生命去感动生命,可以用你的热情去鼓励他人,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行。社工需要信念,同工应当共勉。”

3 姓名:赖艳艳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

事迹概述:来自江西赣州的赖艳艳自去年7月份毕业后就被机构分派到深圳市宝安区xx企业工会从事企业社会工作。初次接触这一行业,难免遇到一些困难。首先,企业工会缺少专职的工会工作人员。工会缺少具体工作流程;第二,企业的根本目标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工活动范围受限;第三,社工活动经费不足;第四,社工在社会中的知晓度及认同度低。

对此她给自己制订了规划:第一,与企业领导多沟通,及时汇报工作,细节之处见精神。第二,主动承担工会工作,哪怕是写一篇小小的简讯。第三,主动接触员工,走到员工中去。第四,积极向机构反馈上岗情况,寻求机构的支持。

通过不懈努力,她渐渐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企业开始给她分配重要工作,并预备提供培训使其成为企业工会专员。

4 姓名:李小月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

事迹概述:2012年8月,龙祥社工李小月成为了一名企业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主要为所在企业的员工,服务的内容涵盖:员工维权服务、心理疏导、户外拓展、健康睡眠、语言技能培训、手工学习、情感支持、关爱女工活动等等。她组建了一支属于企业的义工队,提高普通员工的基础知识素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不仅为所在企业的内部员工提供帮助,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和社会事务中来,关爱老年人、关心残疾人、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帮助外来工融入到深圳这座城市中来。

5 姓名:黄瑛

供职机构:东莞市乐雅社会服务中心

事迹概述:转眼间,黄瑛做企业社工已有2年。尤记得第一次面试时,乐雅社会服务中心机构老师说:“目前广东乃至全国几乎都没有企业这领域的社工,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但它却可以给你无尽的发挥空间。”虽然面临诸多困难,黄瑛在企业社会工作这条道路上选择了坚持。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她和同工从一线女普工入手,策划出“女人如歌”女性成长项目,受到了企业女工的欢迎,并且极大的提高企业社工的认可度。围绕企业中高层管理运营出“你我的幸福家庭”亲子关怀服务。此项目得到企业高层管理的认可,并且出资七万元作为项目经费用以支持社工项目开展。此外,他们还在企业成立“爱公益”志愿者团队,通过对企业内部志愿者进行培训管理,打破了企业社工仅仅服务于企业的格局,带领企业志愿者到社区中服务。

6 姓名:刘瑾

供职机构: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事迹概述:2012年春节前夕,某厂三名保安因私自开车外出被企业无薪开除,其中一名员工向社工求助,希望能够与企业沟通给自己部分工资过年,同时扬言若企业不给工钱就去砍杀管理者。

这是因劳资引发的紧急事件,刘瑾在第一时间倾听员工诉说事情缘由和了解员工的诉求,同时采用专业的方法疏导员工的情绪,再逐步鼓励其与管理者面对面直接沟通寻找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而在其冷静之后充分考虑不同方式、手段的后果,避免使用非法手段。之后在她的协调下,企业和员工面对面就薪酬的事情进行沟通,达成共同接受的决定:员工就自己的行为向企业道歉,企业接受员工的道歉。企业在扣除违规费用后,补发员工工资2000元/人,员工很满意。她的及时介入服务促进了沟通的过程,促成双赢的效果,避免了一起恶性事件。

7 姓名:王红娟

供职机构: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事迹概述:某厂某服务对象丈夫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高昂的骨髓移植费用,家中经济很难承受,希望社工可以链接一定社会资源以助度过当前困境。王红娟运用了倾听技巧,对服务对象表示关切和尊重,初步了解案主的相关工作、家庭及病情状况,对案主陈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告知其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相关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社会救助机构,并了解各机构基金使用对象是否适合与服务对象丈夫;建议服务对象尝试向其丈夫户口所在的民政局、工会等单位寻求支持;通过求助媒体报道表达意愿及看法。随后陪同服务对象进行了企业内募捐并组织青少年义工进行慰问。目前服务对象在企业、亲属等的支持下已进行相应治疗。

8 姓名:李季

供职机构:佛山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

事迹概述:徐某,某物流中心基层员工。曾亲眼目睹工友被吊机砸重伤,自己也参与救助。事后吃不下饭,也睡不着,整日回想当时画面,时有呕吐。上班无心情,该公司经理紧急联系李季所在项目组介入,介入后效果良好,正常工作。事后,该公司人事部经理特邀请社工针对该公司25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企业危机事故处理培训。随后,社工组织开展企业危机事故培训,来自6家不同行业的12名经理人代表公司参加了培训,参与人员来自企业工会、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中层管理人员。

9 姓名:杨玳瑁

供职机构: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

事迹概述:2010年,外出打工4年多的80后流水线女工小韦(化名)到珠海协作者求助,原来,她们车间通知要给大家每天午饭和晚饭各延长15分钟,工作量不变而员工加班工资减少,员工们心里很不满。基层员工的情绪需要有合适的途径疏导,利益诉求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表达,因此,建立起基层员工与公司高层(政策制定者)的沟通渠道尤为重要,并且,这个渠道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因为中立的第三方可以双方能在平等的前提下向相互体谅的方向迈进。

小韦在杨玳瑁等社工的鼓励下给公司高层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直接表达新政策对员工的影响及员工期望的信,又动员两名工友一起通过漫画的方式,并计算了新政策后员工的收入损失,从数据上对政策的影响做了直观的说明,同时提出了对完善工厂基层管理的具体建议措施。这些资料通过珠海协作者作为第三方沟通渠道直接送给该公司的高层查看,其中也包含杨玳瑁从社工角度提出的建议与提醒。新政策最终被取消,而小韦也成了线上工友们信赖的伙伴。通过这件事情小韦更清楚如何承担责任以及如何妥善地处理员工与高层之间的关系。     

10 姓名:吴志葵

供职机构: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

事迹概述:吴志葵是一名从流水线农民工成长起来的助理社会工作师,在其还是流水线工人的时候曾经参与了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开展的“农民工企业社会工作向日葵培养计划”(简称“向日葵计划”,该计划培养流水线工人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参与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向日葵计划的开展,给她和工友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开始培训时,社工运用游戏和小组讨论等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员的参与和主动性,让她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关注身边的同伴,并专门开展社工学习成长小组,为学员进行社工理论、理念和技巧的培训。在向日葵计划的实践阶段,吴志葵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策划和开展服务活动,学着做需求调查,了解服务的需求;在服务实践过程中,提升了技能,同时在需求调查的过程中,也对所在的工业园区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成为珠海协作者的助理社会工作师之后,吴志葵还参与了工业区儿童之家项目。今年,吴志葵负责了工业区“工友大家乐”项目,这是一个专门为打工者提供的自由展示文艺风采的舞台。吴志葵觉得,打工者需要的是提升能力和价值感的支持性资源,需要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多彩的工业区。

企业社会工作专家谈

整理|本刊记者 耿春雷

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说两个朋友在一起闲谈,其中一个问对方:“你们单位需要企业社工吗?”对方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单位不养吃闲饭的人。”企业社工是将社会工作的方法运用到企业当中,使得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新型社会工作者。然而对于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的企业而言,企业社工的地位无疑是尴尬的。那么关于此,相关专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方舒:企业社工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企业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社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虽然企业社工的实施重点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但国外经验说明,企业社会工作始终是介入劳资关系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企业社工的缘起与发展始终围绕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精神压力大和心理适应差等现实,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个人和社会问题,提出即时解决方案以提升员工福祉,促进企业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

方舒认为,企业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具有以下两大优势:

第一、企业社会工作具有现实针对性。在服务性上,企业社会工作以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福祉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直接为员工及其家庭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在专业性上,企业社会工作有能力回应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因为经过长期发展,企业社工业已承担起了咨询辅导者、使能者、经纪人、赋权者和调停者等专业角色,并形成了人道主义、公民权和社会正义等专业伦理;在系统性上,其一,企业社工本身就是一个制度系统,它形成了包括组织系统、案主系统和行动系统在内的服务系统,其二,企业社工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制度致力于将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基本保障,而企业社工涉及劳动报酬的偿付和对劳动者的服务。

第二、企业社会工作具有专业优势。企业社工是社会工作在人类工业世界的具体实施,所有社会工作具有的专业优势,企业社工也同样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决定了企业社工介入劳资关系问题大有前途。这包括:

1专业价值优势:以人和人的问题为去向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立身之本,实现人的自主、自由与发展是社会工作的最终追求。企业社会工作始终将员工视为企业的核心角色,关注员工的优势和潜能。

2专业知识的优势:概括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是指包括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内的一个完整体系,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指导作用,实务方法也需要具体工作技巧支撑。

3专业行动优势:社会工作注重人的问题解决,是一种具有强烈实践取向的社会行动,同事社会工作也强调受助者个人行为、态度、身心和所处环境的改变,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王丰海:企业社会工作是“人性化管理”的实践者

所有的管理者其实是对被管理者提供其所要求的资源与服务,以帮助他们完成其工作任务。企业社会工作是人性化管理的实践者,也是员工需求的服务者。员工需求得到支持与满足,其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障碍才能在社工服务中得以消除。员工解除了这些外界环境的困扰,其内在的生产积极性才能迸发出来,从而提升企业效益,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双赢。

企业社工的这种服务职能体现在:

一、咨商者。对企业员工、管理者乃至企业主管的不同需求予以咨商,是企业社工实务中最为常见的工作。

二、培训者培训是企业对员工最大的福利,也是企业社工的主要工作。中国当前企业的大量员工都来自农村,从农民到工人,从村民到市民,这种身份与职业的转换,需要大量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才能完成。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者。企业员工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不同的区域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长道路,不同的性格,加上紧张的工作,这些都是极易使企业员工发生人际冲突。调节人际冲突,协调人际关系,达到和合与和谐是企业社工实务中常见的工作。除了在人际冲突发生时及时介入、协调之外,企业社工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提供预防性服务。有时还需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予以协调。

四、联结者 。协调是对平等主体关系的一种处理,而联结则是对以某主题为中心的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资源开发。它是将求助者所潜在的社会支持资源由社工从中开发,实现与案主的联结,帮助案主建立一个有力的支持网络,从而促使案主问题的解决,并在这种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长。

企业社工的社会学背景,使之看问题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从而能跳出具体问题的局限,从宏观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资源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与厘清潜在的社会支持资源,并运用其社会整合能力、沟通技巧去发掘这些潜在的资源,使之实现由潜在转为现实的转变,从而帮助员工将潜在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支持网络与资本的方法。

郑广怀:企业社工发展初期不鼓励企业直接聘用社工

南京大学教授郑广怀提出,回顾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企业社工的发展历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社工进入工作场所必须面对企业利润与员工福祉的冲突,企业社工需要找到与企业(资本)利益的结合点;第二,雇主自愿是企业内部社会服务的前提,与企业利益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获取雇主的认同和支持;第三,尽管正规行业和较规范的大企业是企业社工的先导,但企业社工也应向非正规就业的员工提供服务;第四,政府推动是重要因素,尤其在企业社工发展初期,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推动至关重要;第五,企业社工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或物质层面,应力求内容多元和模式多样,满足员工及雇主多样化的需求,坚持内置与外包模式相结合。

尽管国内企业社工的研究和实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并没有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工作场所中真正开展起来。例如,无法处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追求人的福祉)与企业的组织目标(追求利润)的冲突,未能明确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工会工作人员、企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管理咨询者的角色差别。总之,国内目前关于企业社工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发展出一套可以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在雇主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

因此郑广怀认为,在企业社工发展初期,鼓励企业直接聘用社工开展服务是不合时宜的。在企业管理层对社工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的情况下,社工可能会被要求按管理层的意图行事,案主的确定和服务内容都将面临很大限制。所以,政府在引导企业社工发展方面要做出相应的政策规定,以社会开支或企业捐赠的资金在工业区或工人生活区建立起超越单个企业的企业社工服务中心,企业聘用社工,但薪资的发放由社工组织统一进行。同时,企业的配合与支持程度也应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如东莞市政府就与社工机构合作,统一安排社工进入企业内部开展工作,工资由政府发放。


  • 微博推荐